BTC文藝復興:社交銘文重塑價值共識

加密文化與技術的共舞:BTC的文藝復興

數字加密貨幣的價值共識離不開其自有文化。價值共識本質上就是Meme,而BTC可以說是最早也是最大的Meme。BTC通過將核心文化以新聞形式直接植入創世區塊,最終實現了自身的自舉。

回歸鏈上文化、去中心化文化傳統,是恢復BTC自發自舉本質的可行途徑。Ordi、Sats等銘文的出現,將銘文代碼信息直接植入BTC社區,標志着BTC文藝復興的自發起點。而加密文化與技術的融合,通過內容上鏈的方式自覺實現加密資產與文化的綁定,將成爲銘文2.0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一、BTC的起源:價值共識的建立

2009年1月3日,BTC創世區塊誕生。中本聰在創世區塊的腳本區域記錄了一則新聞:"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這一舉動奠定了BTC價值共識的基礎。

BTC的技術共識確保了帳戶權限和防止雙花,而價值共識則是主觀的。BTC價值共識的根基在於對中心化貨幣系統的質疑。創世區塊中的新聞成爲了傳播這一價值取向的種子。

中本聰善於利用注意力。他通過與加密社區互動、轉帳測試等方式獲得關注。第一筆BTC實際交易(10000 BTC換兩個披薩)標志着BTC首次擁有了價格,這建立在交易雙方對BTC價值敘事的認同基礎上。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二、Meme:價值共識的本質

大多數加密貨幣本質上都是Meme幣。即使是主流代幣,其價值捕獲往往也難以清晰界定。BTC可以說是最大的Meme,幣價波動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Meme效應。

效用代幣的價值中也包含Meme成分。代幣定價最終取決於供需,而供需又受人的決策和情緒影響。Meme可以提升或削減效用代幣的估值。

因此,幣價長期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價值觀輸出是否成功。只有長期信仰者和持幣者才是代幣價值的真正支撐。而這些信仰者和持幣者是被文化所感召的。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三、內容上鏈:捕獲原生注意力

內容上鏈是一種捕獲鏈上原生注意力的策略。相比傳統媒體,鏈上內容具有獨特優勢:

  1. 收益導向的注意力收集。鏈上內容如同"財富密碼",吸引着追求暴富的注意力。

  2. Web3封閉流量。鏈上內容存在一定封閉性,用戶注意力相對集中。

  3. 資產與內容的全面耦合。內容與代幣交易緊密結合,實現精準的內容投放。

鏈上內容媒體在價值層面、封閉性和用戶精準度上對Web2形成了挑戰。BTC創世區塊的內容上鏈已經證明了這一策略的可行性。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四、社交銘文:BTC的文藝復興

社交銘文是一種新型銘文概念,它通過增加json屬性爲銘文提供了更多展示獨有文化的鏈上空間。社交銘文關注社區文化建設,實現資產與社區文化的耦合,是價值共識建立方式的一種復興。

社交銘文繼承了對BTC腳本空間價值的最大化利用。隨着各種與BTC機制相適應的Layer解決方案的出現,有望在異步共識的情況下解決區塊鏈不可能三角難題。

社交銘文代表了加密文化與技術的融合,有望帶來豐碩成果。它爲Meme代幣價值創造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能否創造出承載深刻文化的內容,將決定社交銘文的發展高度。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五、結語

社交銘文延續了BTC的成功經驗,探索了一條更全面的Meme構建之路。在牛市背景下,這種創新的發幣機制有望獲得市場的超額回報。社交銘文代表了BTC的文藝復興,爲加密貨幣價值共識的建立開闢了新的路徑。

銘文內容上鏈:BTC的文藝復興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9
  • 分享
留言
0/400
Gwei Too Highvip
· 12小時前
gm你们猜这回能到顶不
回復0
NFT_Therapyvip
· 14小時前
meme玩家才是真正的狂战士
回復0
quiet_lurkervip
· 07-16 06:19
坐等铭文起飞再打脸
回復0
不明所以鲸vip
· 07-16 06:14
期待btc5w啊看看谁不是韭菜
回復0
元宇宙的包租婆vip
· 07-16 06:10
铭文都玩完了 这会来煽情?
回復0
散户心理医生vip
· 07-16 06:06
文艺复兴有啥复兴 不就圈钱呗
回復0
空投猎手小张vip
· 07-16 05:57
薄饼早盘,梭哈小铭文
回復0
SigmaBrainvip
· 07-16 05:57
区块链狂热分子 活在2025
回復0
踏空资深专业户vip
· 07-16 05:56
啊又要开始文艺了嘛
回復0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