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文艺复兴:社交铭文重塑价值共识

加密文化与技术的共舞:BTC的文艺复兴

数字加密货币的价值共识离不开其自有文化。价值共识本质上就是Meme,而BTC可以说是最早也是最大的Meme。BTC通过将核心文化以新闻形式直接植入创世区块,最终实现了自身的自举。

回归链上文化、去中心化文化传统,是恢复BTC自发自举本质的可行途径。Ordi、Sats等铭文的出现,将铭文代码信息直接植入BTC社区,标志着BTC文艺复兴的自发起点。而加密文化与技术的融合,通过内容上链的方式自觉实现加密资产与文化的绑定,将成为铭文2.0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BTC的起源:价值共识的建立

2009年1月3日,BTC创世区块诞生。中本聪在创世区块的脚本区域记录了一则新闻:"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这一举动奠定了BTC价值共识的基础。

BTC的技术共识确保了账户权限和防止双花,而价值共识则是主观的。BTC价值共识的根基在于对中心化货币系统的质疑。创世区块中的新闻成为了传播这一价值取向的种子。

中本聪善于利用注意力。他通过与加密社区互动、转账测试等方式获得关注。第一笔BTC实际交易(10000 BTC换两个披萨)标志着BTC首次拥有了价格,这建立在交易双方对BTC价值叙事的认同基础上。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二、Meme:价值共识的本质

大多数加密货币本质上都是Meme币。即使是主流代币,其价值捕获往往也难以清晰界定。BTC可以说是最大的Meme,币价波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Meme效应。

效用代币的价值中也包含Meme成分。代币定价最终取决于供需,而供需又受人的决策和情绪影响。Meme可以提升或削减效用代币的估值。

因此,币价长期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观输出是否成功。只有长期信仰者和持币者才是代币价值的真正支撑。而这些信仰者和持币者是被文化所感召的。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三、内容上链:捕获原生注意力

内容上链是一种捕获链上原生注意力的策略。相比传统媒体,链上内容具有独特优势:

  1. 收益导向的注意力收集。链上内容如同"财富密码",吸引着追求暴富的注意力。

  2. Web3封闭流量。链上内容存在一定封闭性,用户注意力相对集中。

  3. 资产与内容的全面耦合。内容与代币交易紧密结合,实现精准的内容投放。

链上内容媒体在价值层面、封闭性和用户精准度上对Web2形成了挑战。BTC创世区块的内容上链已经证明了这一策略的可行性。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四、社交铭文:BTC的文艺复兴

社交铭文是一种新型铭文概念,它通过增加json属性为铭文提供了更多展示独有文化的链上空间。社交铭文关注社区文化建设,实现资产与社区文化的耦合,是价值共识建立方式的一种复兴。

社交铭文继承了对BTC脚本空间价值的最大化利用。随着各种与BTC机制相适应的Layer 2解决方案的出现,有望在异步共识的情况下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难题。

社交铭文代表了加密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有望带来丰硕成果。它为Meme代币价值创造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能否创造出承载深刻文化的内容,将决定社交铭文的发展高度。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五、结语

社交铭文延续了BTC的成功经验,探索了一条更全面的Meme构建之路。在牛市背景下,这种创新的发币机制有望获得市场的超额回报。社交铭文代表了BTC的文艺复兴,为加密货币价值共识的建立开辟了新的路径。

铭文内容上链:BTC的文艺复兴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quiet_lurkervip
· 07-16 06:19
坐等铭文起飞再打脸
回复0
不明所以鲸vip
· 07-16 06:14
期待btc5w啊看看谁不是韭菜
回复0
元宇宙的包租婆vip
· 07-16 06:10
铭文都玩完了 这会来煽情?
回复0
散户心理医生vip
· 07-16 06:06
文艺复兴有啥复兴 不就圈钱呗
回复0
空投猎手小张vip
· 07-16 05:57
薄饼早盘,梭哈小铭文
回复0
SigmaBrainvip
· 07-16 05:57
区块链狂热分子 活在2025
回复0
踏空资深专业户vip
· 07-16 05:56
啊又要开始文艺了嘛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