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各州或將比特幣納入財政儲備 應對通脹新思路引爭議

robot
摘要生成中

比特幣作爲州政府戰略儲備的新思路

在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交匯之際,一項新的立法提案正引發廣泛討論。名爲《2025年比特幣戰略儲備法案》的草案旨在將比特幣納入美國各州的財政體系,作爲一種戰略儲備工具。這不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也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爲應對通貨膨脹和增強金融韌性而採取的大膽舉措。

美國州政府的新"黃金"?《2025 年比特幣戰略儲備草案》的前瞻性構想

比特幣:州政府的新型儲備資產?

該法案的核心目標是授權州財政官員將比特幣納入財政儲備,以抵御通脹導致的資產貶值。這種做法可以追溯到美國歷史上的多次戰略性採購,如曼哈頓的收購、路易斯安那購地案以及19世紀對加利福尼亞和阿拉斯加的購買。這些交易最初看似冒險,但最終爲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利益。

比特幣作爲一種前瞻性戰略資產,具有類似於歷史上那些重要資源的稀缺性和長期增值潛力。通過將比特幣納入州財政儲備,美國可能會延續這種歷史上成功的戰略,將其金融主導地位擴展到數字經濟時代。

法案指出,通貨膨脹已經嚴重侵蝕了州財政與退休基金的購買力,影響了居民的經濟福祉。雖然州政府無法控制聯邦的貨幣供應和宏觀經濟政策,但他們有責任保護州的財務健康。因此,比特幣作爲一種潛在的抗通脹資產,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立法的核心目標

該草案的主要目標包括:

  1. 保護州財政的購買力,防止資產因通脹而貶值。
  2. 通過靈活的投資政策,迅速應對市場變化,提升收益。
  3. 確保投資策略符合增強州經濟安全與財務韌性的目標。

法案特別強調了靈活性的重要性。在全球經濟日益復雜的背景下,傳統投資模式可能顯得僵化,而引入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可爲投資組合提供更多樣的選擇,使州政府能更好地應對市場風險。

數字資產的安全托管

草案對數字資產的安全性提出了嚴格要求。比特幣的托管方式包括州財政直接持有、通過合格的保管人代爲持有,或通過註冊的交易所交易產品持有。爲確保數字資產的安全,草案提出了"安全托管解決方案",包括:

  • 私鑰專有控制:加密私鑰必須由政府實體掌握,僅能在端到端加密的環境中訪問。
  • 地理分散的數據中心:私鑰的硬件設備必須保存在至少兩個地理位置分散的安全數據中心中。
  • 多方治理結構:每筆交易的授權必須通過多重籤名等多方治理結構。
  • 災難恢復機制:托管服務提供商必須具備完善的災難恢復機制。
  • 定期代碼審計:托管解決方案必須接受定期的代碼審計和滲透測試。

比特幣稅收:公共服務的新資金來源

法案還涉及了使用比特幣支付稅費的可能性。按照草案,用比特幣支付的稅費將被轉入州的一般基金,而州基金將用美元補償相應的數字資產帳戶。這種安排不僅確保了資金的靈活運用,也意味着比特幣在州層面的接受度可能會顯著提高。

此外,草案還允許州退休基金投資註冊的數字資產交易所產品,進一步豐富了投資渠道。這些措施表明,比特幣不僅可能成爲對抗通脹的工具,也可能成爲公共服務資金來源的一部分。

風險控制措施

爲應對比特幣波動較大的風險,草案提出了一些風險控制措施:

  1. 投資上限:州財政對比特幣的投資比例不得超過相關基金總額的10%。
  2. 資產借貸:在不增加財務風險的前提下,州財政可以通過借貸比特幣來獲取額外收益。
  3. 多元化投資策略:鼓勵州政府在引入比特幣的同時,繼續投資其他傳統金融資產。

結語

《2025年比特幣戰略儲備法案》是一次雄心勃勃的嘗試,旨在通過將比特幣這一新興數字資產納入州財政體系,提升公共資金的韌性和靈活性。這一實驗能否成功,能否爲未來政府的投資和金融創新提供新的範式,仍有待觀察。無論如何,這種創新思路已經爲傳統金融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BTC-2.3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BearHuggervip
· 12小時前
牛熊都有我抱抱
回復0
ChainBrainvip
· 12小時前
抄作业?政府也开始FOMO了哈
回復0
链游评鉴家vip
· 12小時前
储备资产收益率分析:虚拟货币波动性过高,建议控制仓位比例不超5%
回復0
ZKProofstervip
· 12小時前
从技术上讲……比特币赢得了与法币的战争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