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布區塊鏈行業報告 四大舉措迎接加密黃金時代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國迎接"加密黃金時代":全面引領區塊鏈行業發展

近日,一份長達166頁的報告概述了美國如何引領區塊鏈行業並迎接"加密黃金時代"。該報告由第14178號行政命令工作組發布,主要內容包括四大要點:建立數字資產市場的統一分類框架、推動銀行業和區塊鏈行業的互聯互通、加速穩定幣的採用、制定針對非法金融活動和稅收的指導方針。

報告回顧了美國的技術創新傳統,評估了區塊鏈和數字資產可能給金融體系和資產所有權結構帶來的根本性變革。報告建議,未來政府應積極支持這些創新技術相關的商業活動,而非對其進行壓制。

報告強調,美國監管機構應通過明確且一致的規則來促進創新,吸引加密公司在國內運營。它敦促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等機構合作建立統一的分類框架,消除監管空白。同時建議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新興領域採用靈活的監管方式。

香港也迅速響應這一趨勢。2023年6月,香港政府正式推出虛擬資產交易所許可制度。2025年5月通過了亞洲最前沿的"穩定幣法案",將於8月1日生效。這種"監管與創新並存"的方式有望推動香港成爲亞洲領先的數字資產中心之一。

近期調查顯示,72%的加密貨幣投資者支持現任政府的相關政策,超過五分之一的美國人持有某種形式的加密貨幣。64%的投資者表示,政府的親加密立場增加了他們的投資意願。83%的機構投資者計劃在2025年增加對數字資產的配置。這些數據表明,友好的監管環境正爲加密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報告詳細闡述了四個關鍵領域的建議:

  1. 建立數字資產市場的統一分類框架。報告認可擬議的《數字資產市場清晰法案》(CLARITY Act),該法案將數字資產分爲證券型代幣和非證券型(商品)代幣,明確各監管機構的管轄權。報告還建議明確完全去中心化協議的法律地位,制定靈活的監管框架。

  2. 推動銀行業與區塊鏈行業的互聯互通。報告批評了上屆政府切斷加密貨幣公司銀行服務的做法,建議明確銀行允許的加密相關活動,提升牌照審批透明度,並將資本要求與實際風險相結合。

  3. 積極推動穩定幣作爲數字美元創新工具。報告強調廣泛使用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可以實現支付基礎設施現代化,增強美元的國際影響力。報告支持《引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 Act),該法案設立私人美元穩定幣發行機構監管制度,同時禁止联准会構建央行數字貨幣。

  4. 制定針對非法金融活動和稅收的指導方針。報告呼籲更新反洗錢(AML)規範以應對加密貨幣帶來的新挑戰,同時強調執法不得被濫用。在稅收方面,報告建議美國國稅局(IRS)發布更清晰的指導意見,並考慮對小額加密貨幣交易實行免稅政策。

金融與區塊鏈領域的界限正在模糊,雙方領先企業開始合作。例如,摩根大通與Coinbase宣布合作,允許信用卡客戶將獎勵積分兌換成USDC。Coinbase還與Morpho合作拓展去中心化金融領域。Robinhood正在推出自己的Layer-2區塊鏈,爲鏈上發行和交易上市股票提供基礎設施。

這些發展表明,區塊鏈驅動的金融系統變革已經開始,先行者正在快速學習並加速推進。變革勢頭愈發明顯,現在正是深入理解區塊鏈行業並認真考慮採納區塊鏈技術的關鍵時刻。

ACT0.3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airdrop_whisperervip
· 12小時前
监管放松了 牛市要来了
回復0
DA_Odreamervip
· 20小時前
终于有人干正事了
回復0
GmGnSleepervip
· 08-12 13:04
监管咋不管管金融诈骗
回復0
BearHuggervip
· 08-10 09:17
哼哼 美帝的坑又来了
回復0
failed_dev_successful_apevip
· 08-10 09:17
呵 又被美国给卷了
回復0
NFT典藏艺术家vip
· 08-10 09:15
数据说明一切,从每个指标看美国对区块链艺术生态构建的系统性思维远超预期,区块链会像文艺复兴一样改写艺术史,希望大家关注底层生态价值
回復0
Degentlemanvip
· 08-10 09:06
美帝又在画大饼惹
回復0
GasFeeNightmarevip
· 08-10 08:51
gas又要涨了坐等深夜抄底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