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閱讀系列 (1):從文化基因到Memecoins



陶淵明曾寫道:“讀書好,但不要追求深刻理解;當你有了領悟時,可以忘記喫飯。”在這裏,“不要追求深刻理解”的意思與現代解釋有着很大的不同——這使它成爲這個話題的一個合適開端。

在互聯網時代,有一種好奇的模式顯得格外突出:詞語傳播的速度遠遠超過人們對它們實際理解的速度。當某些術語變得廣爲流傳時,它們的原始含義往往被稀釋、改變或完全轉變。“表情包”現在通常被簡化爲貓狗圖片,“PUA”被等同於情感操控,而“黑暗森林理論”則被隨意用來描述加密圈中的適者生存。實際上,這些概念每一個都有值得重新審視的豐富背景。

本系列旨在以簡單、有趣的方式解讀這些術語——探討它們的起源和演變。

以“meme”爲例。在中國互聯網文化中,它幾乎與“meme圖像”同義,然而這個術語的出現早於互聯網。它首次由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的《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用來描述文化思想、習俗和信息如何像基因一樣通過模仿進行復制和傳播。我在近二十五年前中文翻譯發布後不久閱讀了這本書。從本質上看,meme並不僅僅是關於幽默;它是關於復制、傳播和演化。這個詞本身結合了希臘語的mimeme (模仿)與“基因”,突顯了它的生物類比。

在網路出現之前,模因可以是一行詩、一段旋律、一個哲學概念或一個電影場景。例如,蘇東坡的詩句“回首蒼涼地,歸來無風雨,無陽光”經歷了千年之久——這並不是因爲基因遺傳,而是因爲人們不斷地分享和模仿它。從這個意義上講,詩歌、科學理論和哲學都是模因。強勢模因生存並傳播;弱勢模因消失——文化適者生存。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復制和演變以閃電般的速度發生。每一個共享的帖子,每一個病毒式流行語,都是一個不斷傳播的表情包——媒介僅僅從口耳相傳和印刷轉變爲瞬時的全球通信。

這一動態還催生了加密領域的獨特金融現象:迷因幣。像狗狗幣、柴犬幣和佩佩幣這樣的代幣可能缺乏先進的技術或復雜的經濟模型,但它們依靠社區共識和文化符號的無盡傳播而蓬勃發展。它們的價格可能劇烈波動,但它們的增長機制反映了經典迷因的特點——可見性、模仿和對話推動了關注和資本流入。

在這裏, memes 從文化符號演變爲金融資產。被復制的不僅是幽默,還有市場價值和財富。不過,就像生物基因一樣, memes 和 memecoins 都面臨自然選擇——不是所有的都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意味着熱情必須與謹慎的判斷相結合。
TAO3.62%
NOT1.89%
DEEP1.75%
IN45.3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