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Web3哲學發展史:從個人計算機到去中心化超級計算機
Web3哲學的演進:從個人計算機到全球超級計算機
Web3的核心理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個人計算機的興起。它的本質是將技術的主導權還給個體,讓用戶能夠自主管理帳戶與資產,在無需信任的前提下與他人交互,並自由參與網路治理。這一理念與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反主流文化運動相呼應,並在此後融入了開源運動和互聯網精神。
早在"Web3"這一術語被正式提出之前,技術界就已有許多先驅者在探索類似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喬布斯青少年時期正值60年代,深受《全地球目錄》雜志的影響。該雜志致力於向讀者介紹各種能幫助個體獨立思考、掌控命運的工具,其理念與當代Web3哲學高度契合。
進入70年代,個人計算機開始普及。喬布斯參與創立的"手搓計算機俱樂部"成爲硅谷個人計算浪潮的源頭。隨後他與沃茲尼亞克共同創辦蘋果公司,推出Apple I和Macintosh等產品,將計算機定位爲賦能個體的工具,與當時試圖壟斷市場的巨頭抗衡。
80年代,開源技術開始萌芽,"自由軟件運動"興起。理查德·斯托曼等人提出軟件應當賦予用戶基本的自由與掌控權。同時,"黑客倫理"也被系統化爲一種獨特的思想體系,強調信息自由、去中心化等理念。
90年代,隨着互聯網普及,政府對網路的監管引發爭議。電子前沿基金會應運而生,致力於捍衛數字時代的言論自由與用戶權利。與此同時,Cypherpunk運動興起,強調數字隱私的重要性,推動了密碼學的發展。
2008年,中本聰發布《比特幣白皮書》,開創了去中心化貨幣體系。2013年,Vitalik Buterin提出將區塊鏈技術拓展爲通用計算平台的設想,後來發展爲以太坊項目。在此過程中,Gavin Wood首次系統性提出了"Web3"的概念,構想了一種全新的去信任、去中介、以個體爲中心的社會基礎設施。
從個人計算機到Web3,這一演進過程始終圍繞着"自由"這一核心價值。如果說喬布斯引領的個人計算機革命是爲大衆打造"人人可用"的硬件終端,那麼Wood等人所堅持的Web3哲學則是在爲世界構建一臺"人人可編程"的超級計算機。這一願景旨在創造一個真正以人爲本、賦予個體最大自由與創造力的數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