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香港監管沙盒引領加密貨幣創新監管新模式
加密貨幣監管沙盒:創新與監管的平衡之道
近期,香港證監會宣布將加密貨幣交易所納入"監管沙盒",這一舉措再次引發了業界對監管沙盒概念的關注。監管沙盒最初由英國政府在2015年3月提出,旨在爲金融科技企業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以測試創新產品和服務,同時也讓監管機構有機會探索適合新興金融科技的監管方式。
這一創新監管模式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推廣。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相繼建立了針對加密貨幣和虛擬金融的監管沙盒。在中國,除了香港之外,江西贛州、山東泰州、浙江杭州和廣州深圳等城市也開始了監管沙盒的探索實踐。
贛州和香港的監管沙盒實踐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模式。2017年7月,江西省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啓動,這是中國大陸首個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區塊鏈監管沙盒。該園區不僅提供了物理空間,還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推動區塊鏈備案等。然而,這種模式更像是一個政府主導的產業園區,其政策實驗的廣泛推廣可能性較小。
相比之下,香港的監管沙盒更接近國際標準。香港證監會計劃通過兩個階段的沙盒監管,探索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運作情況,並據此決定是否將其納入正式監管框架。這種由最高監管機構推行的模式,政策實驗的目標性和推廣可能性都較高。
然而,一些地方的"監管沙盒"實踐存在偏差。深圳、青島等地成立的所謂監管沙盒,實際上更像是產業園區或孵化器,缺乏監管機構的直接參與。這些項目雖然冠以"監管沙盒"之名,但實質上難以達成真正的監管創新目標。
真正的監管沙盒應該連接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共同探索適合新興技術的監管政策。物理空間並非核心,關鍵在於實現監管創新。目前,國內許多城市以監管沙盒之名行產業園區之實,雖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集聚,但對推動監管機制與金融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貢獻有限。
未來,中國在推進監管沙盒實踐時,需要更加注重監管創新的本質,真正實現金融科技創新與有效監管的平衡。這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也需要行業自律組織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以建立一個能夠促進創新又能有效控制風險的監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