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稳定币法规生效 市场降温香港《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正式生效,但市场反应却与预期相去甚远。当日,A股和港股相关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部分港股跌幅超过10%。这与5月21日条例草案通过时的热烈反应形成鲜明对比。此次降温主要源于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近期的态度转变。金管局表示,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预计要到2026年初才会发放,且数量可能仅为个位数。这比市场此前预期的年内发牌要晚得多。金管局还强调了对洗钱风险的担忧,要求初期持牌稳定币持有人必须经过身份核实,这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实名制。这些监管要求比市场预期更为严格。一位专家指出,发牌时间晚于预期、数量少于预期,以及监管标准高于预期,导致相关概念股回调。另一位专家认为,金管局的态度表明其更重视安全和稳定,这可能意味着一些市场预期的热门机构无法获得首批牌照。自5月21日条例草案通过以来,资本市场对稳定币概念热情高涨。一些公司仅仅宣布有意开展稳定币业务,就能引发股价大涨。对此,金管局高层两度发文"降温",警告市场过度炒作和泡沫化趋势。尽管发牌进程放缓,市场仍高度关注首批获牌机构。有分析认为,具备实际应用场景、技术储备和合规能力的机构更有可能获得牌照。目前,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有意申请,包括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和商业银行等。一些被认为有望首批获牌的热门机构包括京东集团、渣打银行、圆币科技、中银香港和蚂蚁集团等。不过,随着监管态度转变,市场预期也在调整。总的来说,《稳定币条例》的生效标志着香港正式建立了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为合规稳定币提供了法律基础。但监管机构采取了比预期更为谨慎的态度,这可能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也让市场短期内降温。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 监管趋严致市场降温
香港稳定币法规生效 市场降温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正式生效,但市场反应却与预期相去甚远。当日,A股和港股相关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部分港股跌幅超过10%。这与5月21日条例草案通过时的热烈反应形成鲜明对比。
此次降温主要源于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近期的态度转变。金管局表示,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预计要到2026年初才会发放,且数量可能仅为个位数。这比市场此前预期的年内发牌要晚得多。
金管局还强调了对洗钱风险的担忧,要求初期持牌稳定币持有人必须经过身份核实,这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实名制。这些监管要求比市场预期更为严格。
一位专家指出,发牌时间晚于预期、数量少于预期,以及监管标准高于预期,导致相关概念股回调。另一位专家认为,金管局的态度表明其更重视安全和稳定,这可能意味着一些市场预期的热门机构无法获得首批牌照。
自5月21日条例草案通过以来,资本市场对稳定币概念热情高涨。一些公司仅仅宣布有意开展稳定币业务,就能引发股价大涨。对此,金管局高层两度发文"降温",警告市场过度炒作和泡沫化趋势。
尽管发牌进程放缓,市场仍高度关注首批获牌机构。有分析认为,具备实际应用场景、技术储备和合规能力的机构更有可能获得牌照。目前,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有意申请,包括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和商业银行等。
一些被认为有望首批获牌的热门机构包括京东集团、渣打银行、圆币科技、中银香港和蚂蚁集团等。不过,随着监管态度转变,市场预期也在调整。
总的来说,《稳定币条例》的生效标志着香港正式建立了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为合规稳定币提供了法律基础。但监管机构采取了比预期更为谨慎的态度,这可能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也让市场短期内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