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稳定币监管框架建立 金融体系将面临新挑战
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
稳定币是一类币值锚定特定资产(通常为法定货币)的加密货币,是连接去中心化金融系统和传统金融体系的桥梁,也是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近期美国和中国香港相继通过稳定币监管法案,标志着全球部分主要地区正式建立对于稳定币监管框架。去中心化金融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或将加深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亦对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新的挑战与风险。
摘要
**加密货币监管的里程碑。**近期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成为美国首个为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的法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监管空白。中国香港也通过了功能类似的稳定币法案,有助于中国香港参与全球数字金融中心竞争,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继欧盟之后,美国和中国香港都推出了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成为加密货币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
**从"野蛮生长"到逐步走向规范发展。**本次的稳定币相关法案主要针对此前行业出现的风险点,包括储备资产不透明、流动性管理风险、算法稳定币币值不稳定、洗钱和非法金融活动、消费者保护不足等问题,制定一系列规范。法案均参照了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但在流动性管理上更为严格。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对于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均接近0%,但对于稳定币的发行机构要求准备金率为100%。境外监管对于稳定币的定位并非"链上存款",而是"链上现金",从而筑牢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的根基。
**如何理解稳定币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截至2025年5月末,主流稳定币市值合计约2300亿美元,相对于2020年初的规模增长超过40倍,增速较快,但相比主流金融体系规模仍然较小,仅相当于美国在岸存款的1%。从交易额来看,主流稳定币的年度交易额达到28万亿美元,超过信用卡组织Visa和Mastercard的年交易额。随着稳定币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去中心化金融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并加深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
**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国际支付手段。**使用稳定币汇款费率交易成本一般低于1%,时间一般为几分钟以内。但值得注意的是,法案出台前稳定币支付尚未纳入KYC和反洗钱监管,也对新兴市场的跨境资本账户管制形成挑战。长期来看,随着监管框架完善,稳定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有望提高。
**全储备要求限制货币创造功能:**理论上100%的储备资产要求限制了稳定币发行机构进行信用扩张的能力,存款兑换为稳定币的过程实际上是银行存款的转移而非创造,因此稳定币的发行理论上不影响美元货币供应,但当资金持续流出存款可能导致银行缩表、货币供应减少。
**对银行的存款脱媒冲击。**稳定币对银行体系的冲击主要体现为金融脱媒效应,存款兑换为稳定币可能导致存款流出。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截至2024年末,美国境内银行约18万亿美元存款中约6万亿美元为交易性存款,被美国财政部归类为理论上面临流失风险的存款。
**承接政府债务、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截至2025年一季度,USDT和USDC发行商持有美债储备合计1200亿美元左右。随着稳定币市值上升,作为储备资产的美国国债需求或将增加。对货币政策而言,稳定币发行商买入美债,压低短端利率,使得央行需要回笼货币对冲;长期来看,稳定币对存款的吸引或导致金融脱媒的趋势,出现融资从传统金融体系向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的迁移,也可能削弱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
**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的传导。**从货币创造角度,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内的借贷行为实现了"准货币"的创造功能;从市场情绪角度,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较大,影响股市预期;股市中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相关的标的通过基本面的变化影响股价。
**国际货币秩序的潜在重构力量。**对于美元而言,稳定币的影响较为"矛盾":一方面,稳定币的发展似乎能够巩固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稳定币和加密资产发展的国际背景实际上正是基于逆全球化趋势下,部分经济体去美元化的需求。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由于稳定币对于当地货币具有竞争性,多个经济体对稳定币的使用出台了限制措施。
**对于货币国际化的启示。**对于港币而言,通过规范稳定币发行,特别是港元稳定币,有助于提升港币在跨境支付、加密资产等领域的影响力。香港可以利用自身金融市场优势和稳定币法案带来的制度创新,为其他货币国际化提供"试验田"。法案允许发行非美元稳定币,能够拓展非美元货币在国际支付、结算和投融资等场景的使用,加速国际化进程。
正文
稳定币法案:加密货币监管的里程碑
欧盟、美国、中国香港先后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
稳定币是一类币值锚定特定资产(通常为法定货币)的加密货币,是连接去中心化金融系统和传统金融体系的桥梁,也是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近期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成为美国首个为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的法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监管空白。中国香港也通过了功能类似的稳定币法案,有助于中国香港参与全球数字金融中心竞争,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继欧盟之后,美国和中国香港都推出了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成为加密货币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
从"野蛮生长"到逐步走向规范发展
此前稳定币领域曾出现多个重大风险和监管事件。美国和中国香港本次的稳定币相关法案主要针对此前行业出现的风险点,包括储备资产不透明、流动性管理风险、算法稳定币币值不稳定、洗钱和非法金融活动、消费者保护不足等问题,制定一系列规范,主要内容包括:
流动性方面,要求稳定币储备资产100%锚定法定货币或高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存款、短期美国国债等,储备资产需要与运营资金隔离防止挪用;
准入资格方面,要求发行机构需要获得监管牌照授权,并设立最低资本准入门槛;
要求稳定币纳入现有的反洗钱监管框架,设置客户身份识别要求;
消费者保护方面,要求确保用户可按面值赎回,破产时客户资金享有优先清偿权;
明确禁止稳定币付息,以减少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
实际上,以上稳定币法案均参照了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设置了类似的牌照、资本、流动性管理、反洗钱、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但在流动性管理上更为严格。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对于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均接近0%,但对于稳定币的发行机构要求准备金率为100%。境外监管对于稳定币的定位并非"链上存款",而是"链上现金",从而筑牢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的根基。
如何理解稳定币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
从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5月末,主流稳定币市值合计约2300亿美元,相对于2020年初的规模增长超过40倍,增速较快。但相比主流金融体系规模仍然较小,例如美元存款(在岸存款约1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约37万亿美元),也小于主流加密货币(比特币市值约2万亿美元)。但从交易额来看,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体系重要的支付手段和基础设施的作用明显,根据机构估计主流稳定币的年度交易额达到28万亿美元,超过信用卡组织Visa和Mastercard的年交易额(约26万亿美元)。随着稳定币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去中心化金融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并加深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亦对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新的挑战与风险。
1. 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国际支付手段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截至2024年3季度全球汇款平均费率为6.62%,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将该费用降至不超过3%,并且到账时间需要1-5个工作日。传统金融系统效率主要受需要经过多家中转银行SWIFT网络影响。相比之下,使用稳定币汇款费率交易成本一般低于1%,时间一般为几分钟以内。但值得注意的是,法案出台前稳定币支付尚未纳入KYC和反洗钱监管,也对新兴市场的跨境资本账户管制形成挑战。因此,尽管在技术上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效率较高,但实际上这一差异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监管差异,随着监管规范化稳定币的合规成本也可能提高。由于对新兴市场资本账户和货币主权的潜在冲击,稳定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监管限制。长期来看,随着监管框架完善,稳定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有望提高,尽管这一过程仍伴随着行业发展与监管完善。
2. 全储备要求限制货币创造功能
理论上100%的储备资产要求限制了稳定币发行机构进行信用扩张的能力,存款兑换为稳定币的过程实际上是银行存款的转移而非创造,因此稳定币的发行理论上不影响美元货币供应,具体而言:
如果储备资产用于存款,则货币供应不变,居民存款转化为等量的稳定币和同业存款;如果储备资产用于购买居民、企业和非银机构持有的国债,则货币供应不变,市场流通国债转化为稳定币。但当资金持续流出存款可能导致银行缩表、货币供应减少。
美元稳定币对其他货币产生吸引效应,其他货币兑换为美元稳定币的过程实际上产生了换汇的效果,但这体现为美元跨境或跨账户的流动,不影响总的美元货币供应。
以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的借贷平台实际上起到了类似银行的信用创造的功能,能够增加去中心化金融体系中的"准货币"(即稳定币)规模,但不影响传统货币供应。由于加密资产金融体系涉及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