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Fi 市场再次遭遇重创。近日,一个名为 Resupply 的协议遭遇安全漏洞,导致约 960 万美元加密资产损失。这一事件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也暴露出 DeFi 行业在风险管控和用户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较早参与该协议挖矿的用户之一,3D 分享了他对这次事件的看法。他既是挖矿玩家,也是内容创作者。在访谈中,3D 表达了对项目方处理方式的不满,也谈到了一些行业潜规则。3D 表示,相比金钱损失,更让他寒心的是对行业信心的动摇。虽然他个人并非损失最大的用户,但却是最愤怒的一个。他认为,这次事件折射出了 DeFi 参与者普遍面临的困境:权责不清、维权无门、道德底线不断下移。谈到参与该项目的原因,3D 表示主要考虑了两点:一是该项目的商业模式围绕某知名平台的稳定币展开,让人感觉相对安全;二是该知名平台当时也公开承认并为该项目背书。然而事后,这个背书方却迅速切割,称只是生态项目,与己无关。对于项目方的危机处理,3D 提出了严厉批评。他指出,项目方在事发后既没有公开喊话黑客,也没有及时发布公告说明情况,更没有启动任何法律或追责机制。这种完全不作为的态度让用户感到愤怒和失望。更令人不解的是,项目方对社区的态度极为傲慢和冷漠。当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询问情况时,项目方直接定性称损失应由保险池承担,甚至对质疑的用户进行封号处理。3D 表示,这种处理方式完全没有任何治理合理性可言。对于维权难题,3D 坦言,由于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用户维权途径非常有限。他呼吁行业应建立基本的自律机制,同时项目方也应当恪守道德底线。这次事件也让 3D 对整个行业的未来产生了担忧。他表示,如果所有项目方都采取类似的不负责任态度,那么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重挑战。最后,3D 提醒投资者在参与新项目时要特别谨慎,重点关注项目的商业模式、运行机制以及团队背景等因素。他强调,即便项目经过审计,也不能完全保证其安全性。
DeFi项目Resupply被黑损失960万美元 用户维权遭遇困境
DeFi 市场再次遭遇重创。近日,一个名为 Resupply 的协议遭遇安全漏洞,导致约 960 万美元加密资产损失。这一事件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也暴露出 DeFi 行业在风险管控和用户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为较早参与该协议挖矿的用户之一,3D 分享了他对这次事件的看法。他既是挖矿玩家,也是内容创作者。在访谈中,3D 表达了对项目方处理方式的不满,也谈到了一些行业潜规则。
3D 表示,相比金钱损失,更让他寒心的是对行业信心的动摇。虽然他个人并非损失最大的用户,但却是最愤怒的一个。他认为,这次事件折射出了 DeFi 参与者普遍面临的困境:权责不清、维权无门、道德底线不断下移。
谈到参与该项目的原因,3D 表示主要考虑了两点:一是该项目的商业模式围绕某知名平台的稳定币展开,让人感觉相对安全;二是该知名平台当时也公开承认并为该项目背书。然而事后,这个背书方却迅速切割,称只是生态项目,与己无关。
对于项目方的危机处理,3D 提出了严厉批评。他指出,项目方在事发后既没有公开喊话黑客,也没有及时发布公告说明情况,更没有启动任何法律或追责机制。这种完全不作为的态度让用户感到愤怒和失望。
更令人不解的是,项目方对社区的态度极为傲慢和冷漠。当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询问情况时,项目方直接定性称损失应由保险池承担,甚至对质疑的用户进行封号处理。3D 表示,这种处理方式完全没有任何治理合理性可言。
对于维权难题,3D 坦言,由于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用户维权途径非常有限。他呼吁行业应建立基本的自律机制,同时项目方也应当恪守道德底线。
这次事件也让 3D 对整个行业的未来产生了担忧。他表示,如果所有项目方都采取类似的不负责任态度,那么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重挑战。
最后,3D 提醒投资者在参与新项目时要特别谨慎,重点关注项目的商业模式、运行机制以及团队背景等因素。他强调,即便项目经过审计,也不能完全保证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