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项目治理新趋势:基金会模式式微 公司制结构崛起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项目治理新范式:基金会模式面临挑战,公司制结构兴起

十一年前,以太坊基金会在瑞士成立,开创了加密项目治理的先河。在随后的"万链齐发"时代,基金会模式成为了Layer1项目的标准配置,以去中心化、非营利和服务社区为核心理念,一度被视为区块链项目治理的黄金标准。

然而,近期业内对基金会模式的讨论再次升温,这种理想化结构在现实中的困境逐渐显露,基金会的光环正在迅速褪去。

基金会退场倒计时?公司制崛起与加密治理范式重构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基金会模式的困境

理想中,基金会应该是项目从初创阶段过渡到自治治理的重要桥梁。但随着许多项目进入成熟期和规模化阶段,这种机制开始暴露出结构性问题。内部矛盾、资源分配不当、社区参与感降低等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项目基金会在实际运作中遇到治理失衡的困境。

一些知名项目的基金会就曾陷入争议。某Layer2项目的基金会在未经社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调用大量代币,引发强烈反对;另一个DeFi项目的基金会因不当使用代币进行杠杆操作,导致清算危机和币价暴跌;甚至连以太坊基金会也因高位套现、效率低下等问题多次受到质疑。

权力结构方面,早期某项目因基金会与创始团队之间的权力争斗陷入长期内耗,不仅延误了发币进程,还引发投资者诉讼。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一个知名公链项目上,其基金会被指责边缘化创始人,并在关键治理事务上缺乏作为。

这些案例反映出,当前部分基金会面临着治理流程不透明、权力结构模糊、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薄弱,以及社区参与和反馈机制不足等问题。在监管环境趋于友好和行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基金会的角色定位与治理模式亟需重新审视和升级。

基金会退场倒计时?公司制崛起与加密治理范式重构

隐藏的利益网络与代币表现

在加密项目的实际运营中,基金会与开发公司的角色分工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基金会负责治理协调、资金管理与生态资助,而技术开发则通常由独立的开发公司承担。然而,这背后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北美项目背后已形成专业化的基金会"架构输出团队",由律师和传统合规顾问组成。他们为项目提供标准化的"开发公司+基金会"模板,协助合规发币、设计治理架构,并深度参与空投规则、生态基金投向等关键决策。

然而,这些董事往往并非项目核心成员,而是以高额年薪挂名担任基金会要职。在未深度参与产品开发的情况下,他们却拥有实质性的"合规否决权",甚至可能影响关键资源的分配。

通过对近期基金会活跃度高的一批公链项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代币在过去三个月到一年的市场表现普遍不佳。虽然这一趋势也受到整体市场下行的影响,但仍引发了人们对基金会主导模式效果的质疑。

基金会退场倒计时?公司制崛起与加密治理范式重构

公司制结构的兴起与基金会的未来

有消息称,已有两家市值排名前200的项目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撤销基金会架构,直接并入开发公司。作为加密项目的两种主要组织形式,基金会与公司制各有侧重:基金会强调非营利、去中心化与生态治理,而公司制则以效率与增长为导向,追求业务发展和市值提升。

与此同时,业内知名投资机构也表示,开发公司模式能够更精准调动资源、吸引人才并快速应对变化。随着加密项目寻求美股上市的趋势升温,币股联动效应加剧,公司主导的治理结构似乎更具优势。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基金会的退出似乎已经进入倒计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基金会模式将完全消失,而是可能催生出更加灵活、高效的混合治理模式。未来,加密项目的治理结构或将更加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和监管环境的需求。

基金会退场倒计时?公司制崛起与加密治理范式重构

ETH-2.99%
DEFI-8.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解码先生vip
· 07-24 21:42
权力集中的毛病终于有人管了
回复0
MeaninglessGweivip
· 07-24 18:31
基金会啥的都是忽悠人的
回复0
ShamedApeSellervip
· 07-24 16:59
基金会套娃玩不下去啦
回复0
盲盒开出大熊猫vip
· 07-21 23:21
gm jyb 哪都有你
回复0
ShadowStakervip
· 07-21 23:20
哈哈,治理戏剧永无止境……说实话,这只是重新品牌化的中心化。
查看原文回复0
APY Whisperervip
· 07-21 23:14
资源就这点 还争上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