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的新机遇:美国通胀、加息预期与香港比特币ETF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波动。美国通胀加剧,但GDP增长不及预期,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的担忧。这种担忧,加上地缘冲突的影响,导致本月资本市场出现回调。美国和日本股市表现不佳,而欧洲市场相对稳定,显示全球投资者并未对系统性风险过度担忧。尽管加密货币市场也经历了波动,比特币一度跌破6万美元,但4月29日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香港批准了加密资产ETF。这标志着新的资金正在持续流入市场,预示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年初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和CPI持续下降的推动下,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有所缓解。然而,随后的通胀数据不断上升,降息预期逐渐下降。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五月不会降息,少数人甚至预期可能继续加息。从当前数据来看,美国似乎进入了"滞胀"状态——高通胀但经济增速低。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仅1.6%,远低于预期;而核心PCE物价指数一季度增长3.7%,超出预期。即使剔除能源和食品因素,美国通胀仍然严重。短短几个月内,美国经济形势从"一片大好"转变为"滞胀危机",美国接下来将重点关注如何处理"胀"的问题。尽管有极少数人预测可能继续加息,但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是延后降息时间、减少降息次数和基点。随着商品价格趋于理性、劳动力市场再平衡、二手车价格回落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核心通胀有望回落。目前,美联储官员整体态度偏鸽派,并未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加息,这可能意味着美国有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应对通胀问题。简而言之,虽然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引起了市场的一些忧虑,但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本月地缘冲突频发,也是导致资本市场出现波动的因素之一。然而,伊朗和以色列目前都保持相对克制,没有进一步升级冲突的迹象。在现代社会,大国核威慑下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小,地缘政治问题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往往是突发但短暂的。美股在连续5个月的强劲上涨后,终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纳斯达克指数最低触及120日线,科技股如英伟达出现较大跌幅。美股目前的走势主要反映了降息预期的变化,地缘冲突是次要原因。科技股的估值与流动性直接相关,降息预期推迟将压缩科技股的估值空间。除美国外,日本股市本月也出现较大回调,主要受日元大幅贬值影响,导致投资者抛售日本资产。日元和美元的协同性较强,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也是日元近期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除美日之外,其他国家的股市并未出现明显回调。法国CAC40和德国DAX保持坚挺,印度孟买Sensex30也一直在70000点以上波动。这表明美股此次回调很可能只是市场对预期变化和突发事件的反应,并未显示明显的系统性风险。加密货币市场本月表现不佳,比特币价格最低跌破6万美元,以太坊价格最低跌破2800美元。自3月中旬比特币创下新高后,市场进入调整期,已持续一个半月。地缘冲突和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加剧了市场波动。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价格与英伟达股价近一年来呈现出惊人的相关性,这种强相关性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解释。如果比特币被市场共识为"电子黄金",理论上其走势应该与黄金相关,在地缘冲突期间应该呈现上涨而非下跌。这可能表明比特币的走势目前受到美国ETF的影响较大。然而,这种被单一国家资产绑定的走势并不完全合理。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属性使其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价值存储工具,没有任何人有权发行或销毁比特币。目前单一国家ETF拥有比特币的定价权,虽然不能制造或销毁比特币,但在某种程度上与去中心化属性产生了背离。幸运的是,4月29日中国香港正式批准了6支虚拟资产现货ETF,包括3支比特币ETF和3支以太坊ETF。这些产品在费用结构、交易效率和发行策略上各有特色,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预计这六支ETF将为加密市场带来约1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此外,澳大利亚也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比特币ETF。这种多点开花式的ETF上市,有助于维护比特币在二级市场上的去中心化属性,避免单一机构或国家垄断定价权。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机构上市比特币现货ETF,大型投资者的持有将更加分散。在二级市场中,比特币的定价权也将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可能会回归到电子黄金的价值本质。总的来说,尽管4月全球金融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香港在金融创新方面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香港比特币ETF的获批和即将上市,不仅标志着亚洲金融市场在加密货币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可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新引爆点。这一进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资产配置选项,同时也可能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向更加成熟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预示着新的投资机遇和市场趋势的诞生,并推动二级市场比特币定价权的"去中心化"进程。
香港批准比特币ETF:全球金融动荡中的新机遇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的新机遇:美国通胀、加息预期与香港比特币ETF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波动。美国通胀加剧,但GDP增长不及预期,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的担忧。这种担忧,加上地缘冲突的影响,导致本月资本市场出现回调。美国和日本股市表现不佳,而欧洲市场相对稳定,显示全球投资者并未对系统性风险过度担忧。
尽管加密货币市场也经历了波动,比特币一度跌破6万美元,但4月29日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香港批准了加密资产ETF。这标志着新的资金正在持续流入市场,预示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年初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和CPI持续下降的推动下,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有所缓解。然而,随后的通胀数据不断上升,降息预期逐渐下降。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五月不会降息,少数人甚至预期可能继续加息。
从当前数据来看,美国似乎进入了"滞胀"状态——高通胀但经济增速低。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仅1.6%,远低于预期;而核心PCE物价指数一季度增长3.7%,超出预期。即使剔除能源和食品因素,美国通胀仍然严重。
短短几个月内,美国经济形势从"一片大好"转变为"滞胀危机",美国接下来将重点关注如何处理"胀"的问题。尽管有极少数人预测可能继续加息,但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是延后降息时间、减少降息次数和基点。随着商品价格趋于理性、劳动力市场再平衡、二手车价格回落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核心通胀有望回落。
目前,美联储官员整体态度偏鸽派,并未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加息,这可能意味着美国有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应对通胀问题。简而言之,虽然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引起了市场的一些忧虑,但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
本月地缘冲突频发,也是导致资本市场出现波动的因素之一。然而,伊朗和以色列目前都保持相对克制,没有进一步升级冲突的迹象。在现代社会,大国核威慑下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小,地缘政治问题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往往是突发但短暂的。
美股在连续5个月的强劲上涨后,终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纳斯达克指数最低触及120日线,科技股如英伟达出现较大跌幅。美股目前的走势主要反映了降息预期的变化,地缘冲突是次要原因。科技股的估值与流动性直接相关,降息预期推迟将压缩科技股的估值空间。
除美国外,日本股市本月也出现较大回调,主要受日元大幅贬值影响,导致投资者抛售日本资产。日元和美元的协同性较强,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也是日元近期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除美日之外,其他国家的股市并未出现明显回调。法国CAC40和德国DAX保持坚挺,印度孟买Sensex30也一直在70000点以上波动。这表明美股此次回调很可能只是市场对预期变化和突发事件的反应,并未显示明显的系统性风险。
加密货币市场本月表现不佳,比特币价格最低跌破6万美元,以太坊价格最低跌破2800美元。自3月中旬比特币创下新高后,市场进入调整期,已持续一个半月。地缘冲突和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加剧了市场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价格与英伟达股价近一年来呈现出惊人的相关性,这种强相关性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解释。如果比特币被市场共识为"电子黄金",理论上其走势应该与黄金相关,在地缘冲突期间应该呈现上涨而非下跌。这可能表明比特币的走势目前受到美国ETF的影响较大。
然而,这种被单一国家资产绑定的走势并不完全合理。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属性使其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价值存储工具,没有任何人有权发行或销毁比特币。目前单一国家ETF拥有比特币的定价权,虽然不能制造或销毁比特币,但在某种程度上与去中心化属性产生了背离。
幸运的是,4月29日中国香港正式批准了6支虚拟资产现货ETF,包括3支比特币ETF和3支以太坊ETF。这些产品在费用结构、交易效率和发行策略上各有特色,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预计这六支ETF将为加密市场带来约1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此外,澳大利亚也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比特币ETF。这种多点开花式的ETF上市,有助于维护比特币在二级市场上的去中心化属性,避免单一机构或国家垄断定价权。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机构上市比特币现货ETF,大型投资者的持有将更加分散。在二级市场中,比特币的定价权也将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可能会回归到电子黄金的价值本质。
总的来说,尽管4月全球金融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香港在金融创新方面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香港比特币ETF的获批和即将上市,不仅标志着亚洲金融市场在加密货币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可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新引爆点。这一进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资产配置选项,同时也可能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向更加成熟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预示着新的投资机遇和市场趋势的诞生,并推动二级市场比特币定价权的"去中心化"进程。